虱目魚肚,無刺虱目魚肚,台南無刺虱目魚肚,無刺虱目魚肚宅配

傳統的虱目魚養殖法,是採以淺水式養殖,全部使用海水,在每年 3 ~ 5月放入魚苗,經養殖3 ~ 4個月後,魚身長至每尾約半斤時,即可開始捕撈出售,以後每隔1個多月,就再捕撈一次,從6月開始捕撈上市,最遲到11月中旬,產期才告結束。近年來,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與民間為了提高單位生產量及利潤,開發出深水式養殖,即在水深3公尺半左右,以鹹水摻加一些淡水,放養量為淺水式養殖的一倍以上,由於此一方式開發成功,使消費者大有口福,全年都可以吃到虱目魚。若比較淺水式養殖、深水式養殖兩種方式,養殖出來虱目魚的品質,據養殖的漁民指出,深水虱目魚較肥美,肉質較軟,淺水虱目魚則肉質較結實,至於那種較好吃,就見仁見智了。

在每年6-11月虱目魚的盛產季節,一場場精彩撈捕虱目魚的過程,就在虱目魚塭上演起來。捕撈虱目魚的時間,有分早、午、晚三個時段,大致上來說,一大清早捕撈的虱目魚,是要送往漁產食品加工廠,中午捕撈的虱目魚,會銷售到北部的漁市,而晚上捕撈的虱目魚,則是賣到南部的零售市場。 收穫捕撈 虱目魚,都是 以刺網作為漁具,靠著人力牽引,達到適當體型 的虱目魚,會卡 入網目,被捕撈收成,如未達適當的體型,在白露過後,再趕入越冬池度冬,使之完成一年的養殖循環。 虱目魚的捕撈,作業很有特色。捕撈時,為使其肚子裏殘存的食物排泄出來,讓魚體保持新鮮,即俗稱的「消肚」,需在捕撈前 2個小時,施行所謂「消肚」的動作,即使用紅色刺網來回划動3 ~ 4次,使魚群受到驚嚇而排糞。捕撈時,由6位以上的漁民,分左右兩岸拖曳刺網,漁池中由兩人撐駕膠筏運漁簍,每兩簍裝50斤為一擔,虱目魚裝簍的方法,是將魚體尾部向下魚頭朝上,腹部朝著一定方向插放,然後加舖碎冰來保鮮,再送至漁市場銷售。

虱目魚在大量養殖後,成為一種非常平價的海產,但在民國 70年以前,虱目魚可是高級的海水魚。 肉質 細嫩 鮮美的虱目魚,含有豐富的蛋白質、鈣、磷等營養, 可以生煎,也可以煮薑絲湯,若加上麵線,再滴上兩、三滴米酒,就成為絕佳的餐餚。 最受歡迎的虱目魚肚,因為細小的魚刺都被一一剔除,不論是用紅燒或煮湯來料理,都非常 鮮嫩 美味, 是台南地方小吃的名菜;清蒸魚頭加豆鼓,是家常下飯的好菜。魚肚煮湯吃, 而 魚背加工製成 口感十分帶勁的虱目魚丸,可是當紅的國宴美食 ;魚腸(內臟)煎煮皆合宜,剛捕撈上岸的新鮮魚,還可做成「沙西米」(生魚片)哩!不過,也有人嫌虱目魚的魚背多小刺,一不小心常常利刺鯁喉,而產生排斥拒吃的情事。 為了提高虱目魚的價值,各種虱目魚的加工食品,也就應運而生。 現在拒吃虱目魚的人,已有口福了,台南縣佳里鎮有一家民營的食品加工廠,以新穎的設備,在加工製造過程中, 虱目魚 經過高溫殺菌,連魚刺魚骨都軟化了,成為最佳鈣質的來源,再經真空罐裝處理,未添加人工色素與防腐劑,最符合國人對食品的需求。